信息网_资讯网

经典美文

信息网 > 广东信息 > 正文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专场介绍广东“十三五”卫生健康工作成效

网络整理 2020-12-11

  12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巡礼十三五——迈向全民健康这五年”新闻发布会,首场为广东专场发布会。发布会重点介绍了广东在“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工作进展成效。

  焦点1

  5年来广东卫健事业有哪些变化?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介绍,“十三五”以来,广东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区域平衡协调发展,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强高水平医院建设,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供给进一步增加;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三医联动,深化医改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坚持预防为主,完善重大疾病联防联控机制,公共卫生安全“大堤”进一步筑牢;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健康广东行动,人民群众健康素养进一步提升。

  5年来,广东卫生健康事业实现“五个明显提升”: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公平性可及性明显提升。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15年的7.2%增长到2019年的9.1%。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数、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医师数,分别比2015年增长11.5%、17.7%、20.4%。居民10分钟以内到达最近医疗点比例达86.8%,较“十二五”末增长11.9个百分点。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2019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数、高级职称人数、本科以上学历医生总量,分别较2015年增加28.8%、57.1%和83.3%。2020年上半年县域内住院率达到86.9%,其中11个县(市)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城乡居民看病就医体验明显提升。智慧就医服务覆盖100%的三级医院、90%的二级医院,“一键诊疗”“一站会诊”重塑诊疗流程,“一码通用”“一体服务”改善就医体验。

  公共卫生治理水平明显提升。重大疫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病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广东抗疫工作得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充分肯定。

  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人均期望寿命由2015年77.1岁提高到78.4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从2015年的11.56/10万、2.64‰下降到11.22/10万、2.08‰,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焦点2

  广东如何破解基层医卫人才难题?

  人才是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关键,也是难点和堵点。如何破解基层医卫人才“招不进、留不住”的难题?段宇飞介绍,对此广东使出了关键一招——县域医共体卫生人才“统招统管统用”。

  以前,镇直接招聘医疗卫生人才,无人报名。为了人才“进得来”,广东改革基层人才招聘主体,由县域医共体统一招聘。

  以前,人才在县级医院与镇村医疗卫生机构无法互相流动。为了让人才“流得动”,广东明确了县域医共体内人员流动不受一类、二类事业编制的性质限制。

  以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吃大锅饭”,优秀人才容易流失。为让人才“留得住”,广东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全面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绩效工资实行“六个允许”,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人才留住了,还要让他们“有奔头”。广东推进基层职称改革,对于基层专业人才,取得中级职称后在基层连续工作满10年的,直接认定为基层副高级职称。

  近三年来,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招聘8500名专业技术人才,新增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5140人,直接认定基层副高级职称人才95人。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均收入稳步提升,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焦点3

  广东如何保障疫苗接种安全便利?

  广东每年有6000万剂次的接种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全省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95%以上的高水平。如何保障疫苗接种安全?

  “高标准冷链,确保每一支疫苗的运输安全。”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邓惠鸿介绍,2020年广东省实施了第三轮冷链系统和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疫苗储存、运输和使用全程实时温度监控,出现异常情况即时预警。

  2020年3月,广东上线了疫苗流通和接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受种者编码、疫苗追溯码、冷链设备编码、接种单位编码和接种医生编码的“五码”联动,保证每一支疫苗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

  目前,广东标准化接种门诊实现全省100%覆盖。对于接种后不良反应,实现四级监测和网络直报,最大限度保障疫苗接种后的安全。

Tags:广东(551)新闻发布会(172)国家(539)十三五(60)专场(36)介绍(76)卫生健康(18)卫健(113)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专场介绍广东“十三五”卫生健康工作成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