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资讯网

经典美文

信息网 > 广东信息 > 正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会宁会师 长征胜利

网络整理 2021-02-17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会宁会师 长征胜利

图①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珍藏的一幅庆祝红军长征会师联欢会的油画作品。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会宁会师 长征胜利

图② 《中央致一二四方面军贺电》前的朱德等红军领导人塑像。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会宁会师 长征胜利

图③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 本报记者 李琛奇摄

  “这座纪念塔高33.33米,共11层,三塔环抱像三个历史巨人紧紧拥抱在一起,骨肉相连,团结一致,顶天立地,所向无敌……”和煦的冬日阳光洒在红军会宁会师园,祥和温暖。随着红军会宁会师旧址讲解员王娟丽的介绍,我们仿佛又回到1936年,10多万红军将士从瑞金等革命根据地一路走来,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终于在会宁实现了大会师。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几十米远的会师楼在白雪的掩映下,显得更加雄伟。80多年前,红军领导人在会师门(旧称西津门)城楼上留下的战斗身影犹如昨日。

  1936年10月2日凌晨,红一方面军十五军团骑兵团在团长韦杰、政委夏云飞带领下,打进西津门,攻克会宁城,打响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宁大会师的第一枪。

  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以会宁县城为中心的地域,包括会宁县的青江驿、老君坡,静宁县的界石铺、兴隆镇、将台堡(现属宁夏西吉),靖远县的打拉池等地区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胜利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馆长李俊丰说。

  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伏晓春告诉记者,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而会宁三军大会师彻底纠正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错误,扭转了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实现了党对军队的统一领导,这为红军联合国民党东北军、西北军“逼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80多年来,由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在甘肃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不断发扬光大。

  战略决策

  三军会宁大会师

  会宁,北依黄河,东南紧靠西兰公路,是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36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国内时局的演变和夺取宁夏、扩大陕甘根据地的需要,作出了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的战略决策。会宁北临靖远,是红军会师休整、北进发动‘宁夏战役’的最佳地域。”伏晓春介绍说,毛泽东在陕北保安讨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时讲道,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是件大事,三大主力会合的地点一定要慎重考虑,要选择一个好地方。当时,周恩来建议放在会宁,这一主张当即得到毛泽东的赞同。他高兴地说:“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建议就在会宁会师。”

  9月13日,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及时制定了“静会战役计划”。根据计划确定的任务,9月14日,红一方面军右路纵队十五军团73师进占会宁打拉池(现属白银平川区)地区,一部直插会宁县北部的郭城驿、宋家河畔,切断了会宁通往靖远的道路,使驻守两县的敌军失去了联系。

  9月18日,左路纵队1军团1师、2师逼近西兰公路,红1师占领了静宁县的界石铺和会宁东南青江驿、老君坡、杨崖集一线,并以此为中心控制了西兰公路。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集结静宁、隆德、海原、靖远一带,在会宁外围形成了一个弧形保护圈,给红二、四方面军北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至此,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的条件和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10月1日傍晚,由韦杰、夏云飞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十五军团骑兵团急行军到达会宁县城北10里处的小村庄杨家寨子(今柴家门镇柴家门村寨子社),封锁了通往城里的道路。10月2日凌晨,骑兵团以战斗队列突进县城,从接受作战任务到攻克会宁县城,历时32小时,行程300多里地,全歼县城守敌,拉开了三军大会师的序幕。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Tags:启航(12)征程(57)新征程(48)胜利(36)长征(52)会师(4)会宁(2)百年路(1)奋斗(122)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会宁会师 长征胜利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