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_资讯网

经典美文联系我们

信息网 > 广东信息 > 广州信息 > 正文

乡村振兴进行时,这个实招很好!

网络整理 2021-04-07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里,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献智献策,其中,多地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在云南石林县,一度默默无闻的人参果,如今成为“网红”水果,年产值数十亿元;

在陕西安康,富硒茶产业让十多万茶农受益;

还有产自贵州的刺梨,种植面积已超过200万亩,农户户均增收7000元以上,刺梨果也从不起眼的“深山果”变成了“致富果”。

小小特色农产品,培育出大产业,扶贫成果令人瞩目。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与贫困做斗争,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在中国,特色农产品扶贫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第二,接下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两个新任务接踵而至,踏上历史新征程,特色农产品如何扮演新角色?

(一)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特色农产品能够成为扶贫“功臣”?从各地经验来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 资金、技术门槛低,农户易于进入;

扶贫剧《山海情》中这样描述大棚种植蘑菇:投资小、周期短、赚钱快,只要肯学,人人都能干。

微信图片_20210311125524

影视剧源自现实生活,很多特色农产品都有这个特点。

比如在四川德昌,当地农民把桑葚叫做“懒水果”。以前,农民只要把桑树树苗往山上一种,不浇水不施肥不打农药,桑葚亩产量就能达到1吨。现在,经过精耕细作,亩产最高能到4-5吨,农民收入也大幅增加。

对贫困人口来说,资金和技术是最缺乏的生产要素,特色农产品投入小、上手快,可以最大程度惠及这部分人群。

二.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特色农产品,尤其是非主粮类农产品,消费量持续上升;

比如,中国人均鲜瓜果消费量,从2015年的32公斤,增长到了2019年的51.4公斤;食用菌的消费量,近年来也保持了10%左右的年均增速。

除了消费量上升,消费者对品质的“挑剔”也与日俱增,越来越讲究农产品的产地和品牌:苹果要吃新疆阿克苏的,蔬菜要认准山东寿光的,肉蛋奶都有各领域的标杆品牌。

对于一些“新奇特”的小众农产品,人们也热衷尝试。比如贵州刺梨,富含维C、维B族、叶酸和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元素,其中维C含量约是柠檬的100倍,被誉为“维C之王”。

微信图片_20210311125554

贵州刺梨

由刺梨加工而成的各种产品,既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又满足了好奇、尝鲜之心,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

三. 龙头企业的带动、帮扶;

很多特色农产品全身是宝,无奈长期以来,藏在深山人未知。但在龙头企业的带动、帮扶下,逐渐打响了市场名气。

比如电商平台阿里巴巴、拼多多,利用自身强大的流量优势,以及直播带货等技术手段,带动了多个地区的特色农产品销量上涨。

再比如广药集团,2018年底开始帮扶贵州发展刺梨产业,旗下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帮扶团队,仅用98天,就以刺梨为主要原料,开发出“刺柠吉”系列产品,并成立了贵州王老吉刺柠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加速刺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发展。

在王老吉的品牌赋能下,2019年,刺柠吉产品上市不到一年,销售额就突破1亿元,2020年更是突破5亿元——一个品牌带活了一个产业!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广药集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是广州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属国企,彰显了脱贫攻坚战中的“广药力量”与大企担当。

微信图片_20210311125621

广药集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二)

生长在云贵高原的刺梨果,大多数消费者还比较陌生。这不是一种“讨喜”的山珍,浑身长着细小尖刺,味道酸涩,并不适合直接食用。

面对这样一种“个性十足”的小众农产品,广药集团究竟想出了什么办法,扬长避短,带活一个产业的呢?

从市场找答案!

结合市场需求,从饮用和药用角度出发,广药集团深挖刺梨背后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做大做深刺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消费扶贫+产业扶贫的特色之路。

免责声明:信息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Tags: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乡村振兴进行时,这个实招很好!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